首页 » 足球比分 »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admin 1个月前 (09-23) 1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在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一位身着运动服的亚洲面孔正快步走向体育馆,他背着一个长长的黑色背包,里面装着的不是书本,而是一把已经陪伴他征战多年的佩剑,他就是费若秋——从法国职业剑坛激流勇退,毅然选择来到常春藤盟校追寻学术与体育平衡发展的中国击剑运动员。

缘起:巴黎的辉煌与思考

费若秋的击剑之路始于北京,成于巴黎,2018年,当时22岁的他已经在国内剑坛小有名气,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接受法国一家知名击剑俱乐部的邀请,远赴重洋开启职业运动员生涯。

“法国是击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那里有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最先进的训练体系。”费若秋在哥大体育馆的休息区接受专访时回忆道,在法国的三年间,他先后参加了包括世界杯分站赛在内的多项国际赛事,最高世界排名曾进入佩剑前五十。

2021年的一次伤病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那是一次腕部韧带撕裂,让我不得不暂停训练和比赛三个月,这段空窗期让我有机会审视自己的未来。”费若秋坦言,虽然自己热爱击剑,但也深知职业运动员的生涯有限。“我开始问自己:除了击剑,我还能做什么?我想要怎样的人生?”

转折:从职业赛场到象牙塔

2022年初,费若秋做出了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申请美国大学,同时继续击剑训练,这一想法得到了他在法国结识的一位 sports academic advisor(体育学术顾问)的支持。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很多人认为运动员只能专注于训练,但我始终相信体育与教育可以相辅相成。”费若秋表示,在顾问的帮助下,他开始准备SAT考试和申请材料,最终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多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选择哥大是因为这里既有顶尖的教育资源,又有强大的击剑传统。”哥大击剑队历史上共获得过15次常春藤联盟冠军,培养出多位奥运会选手。

平衡:学术与击剑的双重挑战

进入哥大后,费若秋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同时加入校击剑队,他描述自己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早晨6点起床进行体能训练,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击剑队训练,晚上则专注于学业。

“最困难的是时间管理。”费若秋坦言,“职业运动员时期,我只需要专注于训练和比赛,但现在,我必须在学术和体育之间找到平衡点。”他透露,自己曾经为了准备期中考试,只能在训练间隙和深夜抽时间复习。

哥大击剑队主教练迈克尔·索萨对费若秋的表现赞不绝口:“费若秋带来了职业选手的经验和纪律性,这不仅提升了他个人的表现,也激励了整个队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学术上也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2023-2024赛季,费若秋帮助哥大击剑队获得了常春藤联盟亚军,他个人也入选了全美大学生击剑协会(USFCA)评选的全美第二阵容。

融合:东西方击剑文化的碰撞

拥有中法两国训练经历,现在又置身美国击剑环境,费若秋对击剑运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有着独到见解。

“法国的击剑训练强调技术和战术的精细程度,像是一门艺术;美国的击剑更注重体能和竞技性,更像是一种运动;而中国的击剑则融合了苏联体系的特点,强调纪律和执行力。”费若秋分析道。

这种多元背景使他能够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正在尝试将欧洲的技术细腻、美国的竞技精神和亚洲的纪律性结合起来,这让我在比赛中有了更多可能性。”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视野:体育与教育的相辅相成

费若秋认为,中国运动员往往面临“二选一”的困境:要么全身心投入体育训练,要么完全放弃体育专注学业。“但在美国大学体育体系(NCAA)中,我看到了一种不同的模式:学生运动员(student-athlete)不仅能够接受高质量教育,同时也能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他特别提到,NCAA体系为运动员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包括学术辅导、运动科学训练、营养指导等。“这种模式不仅培养运动员的体育技能,更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体育生涯结束后的转型做好准备。”

费若秋目前在哥大担任击剑俱乐部的教练助理,帮助普通学生了解和学习击剑运动。“这是我回馈社区的方式,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击剑的魅力。”

体育与管理学的交汇

谈到未来规划,费若秋表示他计划在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攻读体育管理相关的研究生学位。“我希望能够将自己在职业体育和大学体育中的经验结合起来,未来或许能够帮助搭建中美体育交流的桥梁,或者推动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

他特别关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CUBA)和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近年来的发展。“中国大学体育正在快速成长,但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完善,比如学生运动员的学术支持体系、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等。”

费若秋还透露,他正在与几位同学合作一个关于“中美大学体育比较研究”的课题,计划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不仅是对我学术能力的锻炼,也是为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基础。”

感悟:剑道与人生的对话

击剑被称为“身体象棋”,需要瞬间的判断和长期的策略,费若秋认为,这项运动带给他的远不止奖牌和荣誉。

“击剑教会我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快速分析形势并做出决策,如何优雅地面对胜利和失败。”他说,“这些品质在学术和生活中同样重要。”

在哥大的求学路上,费若秋经历了从职业运动员到学生运动员的身份转变,也经历了从专注于体育到平衡学术与体育的挑战。“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每一次挑战都让我成长,现在我既能够分析经济学模型,也能够在剑道上执行复杂战术,这种全方位的成长让我感到充实和自信。”

费若秋最后表示,他希望能够成为更多年轻运动员的榜样,证明体育与教育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告诉那些有体育梦想的年轻人:你们不必在体育和学业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完全可以追寻一条兼顾两者的道路。”

在哥大古老的图书馆和现代化的体育馆之间,费若秋继续着他的双轨人生,他的故事不仅是关于击剑的运动传奇,更是关于当代运动员多元发展的生动例证,从北京到巴黎,从巴黎到纽约,这位“旅法剑客”在哥大的求学路上,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