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茵场上,总有一些瞬间能够超越胜负,直击人心,当球队陷入困境、当胜利似乎遥不可及,总有人挺身而出,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于汉超,这位中国足球的老将,在最近一场关键比赛中,用一记绝杀进球帮助球队全取三分,更用他全场拼搏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担当”。
这场比赛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5轮的一场焦点战,由于汉超效力的上海申花队客场挑战实力强劲的山东泰山队,赛前,申花队多名主力因伤缺阵,加上客场作战的压力,让球队面临巨大挑战,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于汉超站了出来,不仅打入制胜一球,更在攻防两端贡献了卓越的表现。
比赛第78分钟,双方比分僵持在1-1平局,于汉超在左路接到队友传球,面对两名防守球员的夹击,他先是巧妙地用脚背一拨晃开角度,随后起脚劲射,皮球直挂球门死角,这一进球不仅帮助球队取得领先,更点燃了全队的斗志,申花队以2-1的比分艰难取胜,拿到了宝贵的三分。
于汉超的“担当”远不止这一粒进球,全场比赛,他跑动距离达到12.5公里,为全队最高;多次回防到本方禁区参与防守,完成了3次关键拦截;在进攻端,他创造了4次射门机会,传球成功率高达87%,这些数据背后,是一名老将对球队的责任感,更是他对足球事业的无限热爱。

于汉超的足球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早年他在大连实德队崭露头角,随后转会广州恒大,帮助球队多次夺得中超冠军和亚冠冠军,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期,他遭遇了严重伤病,几乎缺席了整个2019赛季,当时,许多人认为他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此走向下坡,但于汉超用坚韧和毅力证明了他们的错误。

2020年,他加盟上海申花队,开始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他不仅重新找回了最佳状态,更成为了球队的精神领袖,主教练崔康熙曾这样评价他:“于汉超是一名真正的职业球员,他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态度是年轻球员的榜样,无论球队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总能挺身而出,承担起责任。”
这种“担当”精神不仅体现在比赛中,更体现在日常训练的点点滴滴,于汉超是球队中最早到达训练场、最晚离开的球员之一,即使已经38岁,他仍然保持着严格的体能训练和饮食控制,以确保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他还经常主动帮助年轻球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快成长。
于汉超的“担当”还体现在他对足球事业的执着追求上,近年来,中国足球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国家队成绩不佳、联赛水平波动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球员选择了离开,但于汉超始终坚守在国内联赛,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中国球员的价值和潜力。
2023年,他曾有机会前往海外联赛效力,但最终选择了留下,当时他解释说:“中国足球正处于困难时期,作为一名老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留下来,帮助年轻球员成长,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句话简单却有力,道出了一名职业球员的初心与使命。
于汉超的“担当”精神也影响了身边的人,申花队年轻球员刘若钒表示:“超哥不仅是我们的队友,更是我们的榜样,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如何对待训练和比赛,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他的职业态度和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在中国足球的当前环境下,于汉超这样的球员显得尤为珍贵,他不仅用出色的表现帮助球队取得胜利,更用自身的行动树立了一个标杆,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职业精神和担当,这种精神不仅对足球运动有重要意义,对整个社会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体育运动的魅力不仅在于竞技的激烈和结果的不可预测,更在于运动员通过拼搏和坚持所展现的人性光辉,于汉超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担当不是在顺境时的豪言壮语,而是在逆境中的默默坚持;不是在镁光灯下的高调表态,而是在训练场上的汗水付出。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需要更多像于汉超这样的球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体育精神,传递正能量,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足球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吹响,于汉超没有过多庆祝,而是走向看台,向远道而来的球迷致谢,那一刻,他疲惫却坚定的身影,成为了绿茵场上最动人的画面,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选择,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中国足球最需要的宝贵财富。






